咨詢電話
ENGLISH0755-86329511發布時間:2019-10-29 10:29:18 |來源:網絡轉載
經過了幾十年發展,中國稱重企業有了飛速進步,並成功扮演國際市場重要角色,僅從中國衡器協會舉辦的國際衡器展覽會已成爲全世界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展覽會中可見一斑。但中國稱重行業企業依然面臨着許多問題與壓力,這些問題主要體現爲:
1.競爭無序,導致成本壓力和利潤空間狹窄,致使企業發展後勁普遍不足,許多企業出現迷茫、觀望、小富即安心態,不知向何處發展。
2.人才短缺,尤其是研發、中高級管理、高級藍領人才極爲緊缺,且人才流失嚴重。許多企業不敢培養人才,怕培養後爲他人做衣裳,怕形成新的競爭格局,人才拓聘、使用、開發、培訓、競爭良性機制沒有形成。
3.研發投入不足、創新不足、仿制成風,導致产品雷同,價格大戰屡見不斷,新品開發缺少後勁,企業發展陷入停滯狀態。
4.管理基礎薄弱,尤其企業成本管理,品質管理基礎薄弱。許多企業表面上生產火熱、訂單不斷,但實際上幹得多不如漏得多。應收款呆滯帳目風險極大,嚴重缺乏監督審計機制,企業老總一天到晚應付層出不窮的企業問題,無法做到管理制度化、精細化、人性化。
5.少見管理創新,企業制度單薄、流程缺少。更多的企業制度寫在紙上,挂在牆上,缺少執行力,易成爲一紙空文。隨着市場變化及員工需求變化,沒有形成企業適應市場戰略定位,沒有形成資源配置最優化,更沒有形成企業文化。作爲中國民營稱重企業大多只有十年左右曆史,出現這些問題應當說是十分正常的。但現實的壓力迫使每個企業經營者思考,如何走出困境,如何走出一條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道路呢?
中國稱重傳感器行業面臨的新挑戰
奇特的競爭環境和競爭力量可能是我國稱重傳感器行業獨有的,是各生產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但是一個正規的、有抱負的企業不能只局限于面對這種競爭環境和競爭力量,更應看到進入新世紀後,國內外稱重傳感器技術的發展和市場需求帶來的新挑戰。這些問題突出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知識經濟時代已經來臨,經濟社會結構正在發生質的變化,國民經濟各部門、各行業以及國際市場對電子衡器产品新技術含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稱重傳感器企業爲其提供更多技術含量高、結構新、質量好的新产品,例如小型化、集成化、數字化、功能化稱重傳感器。爲此稱重傳感器生產企業必須加強基礎性研究和高技術研究,提高科技實力和自主創新能力,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产品,在擴大國內市場的同時,不失時機地抓住機遇,盡快與國際市場融合,開拓國內外兩個市場。
2.目前及最近一個時期稱重傳感器的競爭主要是制造技術和制造工藝的競爭。在稱重傳感器的批量生產中,必須大力發展先進的制造技術和制造工藝。把原材料、元器件變成市場要求的各種稱重傳感器,需采用一系列的技術,總稱爲制造技術。稱重傳感器的制造技術分爲支持工藝技術:彈性體的鍛造、機械加工、熱處理、表面處理等;基礎工藝技術:應變計、應變膠、補償元器件、防護密封材料等;特殊工藝技術:殘余應力釋放、老化及穩定處理等;核心工藝技術:貼片、補償、密封、檢測等。進入新世紀以來,受稱重傳感器市場多樣化、個性化和國際競爭加劇的影響,制造技術進入了面向市場,柔性生產的新階段。其指導思想是基于系統的觀念,不僅考慮技術,而且要考慮管理,把兩者結合起來形成全新的制造系統。它的顯著特點是:先進的制造技術、制造工藝是以實現優質、高效、低耗、清潔、靈活生產、提高产品對動態多變市場的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爲目標;先進的制造技術不僅限于制造工藝,而且強調技術、人、組織和信息的四維集成,並高度重視制造過程組織和管理的合理化和革新;它是硬件、軟件、腦件(人)與組織的系統集成。稱重傳感器企業應向此目標發展。
3.我國的國民經濟已進入一個優化結構,提高質量與效益和轉變增長方式的時期。這就要求稱重傳感器企業盡快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科技自身發展規律的新型科技體制。把企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結合起來,特別要培養第一線的技術人才。在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上下功夫,及時調整技術開發方向和产品結構,提高市場響應速度,增強企業競爭能力。企業只有建立起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新型科技體制,才能有較大的發展。
4.二十一世紀的市場競爭是以市場響應速度爲焦點,以自主知識產權产品爲基礎的。稱重傳感器产品雖然有自己的特點,但也應遵循這一原則。近些年來,隨着電子衡器产品價格大幅度下降,市場不確定度的增大,迫使稱重傳感器價格大戰愈演愈烈。企業擺脫價格大戰的最好方法是推出新产品和開辟國際市場。這就要求企業增加科技投入,實施"質量競爭戰略",特別要實施"創新競爭戰略"。"創新競爭戰略"被誉爲是二十一世紀的企業競爭戰略,這種戰略的基礎仍然是以技術、成本、質量、交貨期等要素爲前提的。"創新競爭戰略"對稱重傳感器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是企業不僅要成爲市場競爭的主體,同時也要成爲技術創新的主體。國外專家普遍認爲市場競爭是以技術爲基礎的,歸根結底是技術的競爭。誰的技術發展快,對新产品、新技術、新工藝投入多,誰就能適應國內外市場的發展,並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由此可見,稱重傳感器的設計創新和工藝創新是迎接國際問題和擺脫價格大戰的重要舉措。
解決方案
遵循專業化、規模化原則,做專做強做大。專業化是企業發展尤其是初級階段必由之路,因爲當企業處于發展初期時,其所擁有資源是有限的,爲了企業發展,必須集合並優化所有資源配置,迅速壯大自身,在稱重企業年銷售額未到1億元時大部分企業即應執行這一原則。正是由于專業化,勢必向實現規模化方向發展。規模經營帶來最佳好處是企業能深入了解行業、了解市場、了解企業本身資源並使之最優化。尤其是成本控制上能達到極致的水准,從而爲企業原始資本積累奠定了基礎,也爲企業在行業細分产品市場中處于相對穩定地位,爲進一步企業發展提供堅強後盾。
遵循專業化的基礎上逐步實現产品差異化,爲滿足市場不同需求規模基礎上,從而逐步掠奪更多細化市場,爭取更大市場空間。由于客戶需求多樣化,導致企業各方面經營产品必須適應市場需求,如汽車衡产品衍生許多差異化:台面材料有水泥、鋼板之分。鋼板之中又有適應出口生產的分體台面;功能上有數字、模擬,模擬中又有網絡群控、無人值守紅外線監控等多種形式。差異化是稱重企業初級階段結束後進入發展階段必然過程,但差異化要求企業必須具備研發實力及市場服務能力跟進,在企業差異化階段必須關注研發團隊和售後工程服務團隊建設。
遵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原則,逐步實現國內稱重企業從傳統衡器公司向稱重系統公司轉變。當傳統衡器市場正是一片紅海時要有藍海戰略執行,最有效辦法就是將普通衡器公司改進爲衡重系統公司。其發展思路首先是引進培育優秀專業研發人才,包括機械、電氣、軟件人才,同時需培養對傳感器、儀表配套廠家檢測控制能力,逐步在化工、糧食、飼料、港口、冶金、建機、礦產類監控、高速公路超載等各個行業或領域中開發稱重系統产品,實現企業产品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移,並成功開發藍海,贏得企業發展。
遵循國際化原則,逐步實現國內市場向國內外兩個市場並舉。通過網絡、展覽會、出國訪問等形式及OEM、總代理、經銷商等分銷渠道,使中國稱重产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通過國際認證,國際人才引進培養,國際市場銷售網絡創建,知識產權保護形成企業出口品牌。在條件成熟前提下,再創建國外銷售公司、國外制造工廠、國外物流及服務中心、國外領域獨資公司,逐步使中國稱重企業成爲一個跨國性公司。
遵循相關領域产品多元化原則,逐步實現企業集團化。在專業化基礎上實現規模化和差異化,在差異化基礎上再次突破,實現相關領域多元化,這時企業發展就出現集團化趨式。在組織機構上會出現異地或異國設立分廠或子公司,實現成本優化及貿易壁壘避開。同時按产品線分爲多個事業部矩陣管理結構。努力形成財務審計中心、人力行政中心、戰略發展中心等集團化部門,使集團對下屬多個公司管理形成服務與監管並重框架體系,實現企業集團化。
遵循股份化原則,逐步實現公司組織結構合理、高效,形成公司可持續發展格局。在上述企業五化過程中,也是企業股權變革過程,取得快速發展、重大突破的中國稱重企業股權將從一元化走向多元化,組織結構引入股份制改造,通過期權激勵,MBO等多種方式使中高級管理人才、研發和營銷骨幹逐步轉爲公司股東,實現公司利益和風險共享機制,形成穩定、可靠、長遠發展機制。
伴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國逐步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過程中,我們的確面臨着機遇與挑戰,上述發展思路是宏觀的,要實現它,必須構建微觀企業管理基礎,如形成先進人才招聘,錄用、培訓、開發、晉升、使用、儲備、競爭、淘汰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形成企業精細化管理,如成本、現場、設備、工藝、物料信息化基礎性管理;形成廣泛市場網絡,可靠研發團隊,出色資本運營及財務管理能力;形成市場前沿研究、新項目調研、品牌策劃能力;形成務實創新、服務員工、成就客戶企業精神文化體系,才能實現中國稱重企業質的飛躍,擁有國內外市場上中國稱重企業應有的地位與作用!
稱重傳感器的設計創新和工藝創新應具備較高的技術先導水平,工藝先進水平。产品稱重准確度要高,穩定性和可靠性要好,要有比較廣泛的市場擴散性,穩定的效益增值條件。創新設計有三種類型:創新型設計,根據電子衡器發展的需要,設計出全新結構的产品,即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产品;嫁接型設計,將現代科學技術,相近學科應用成熟的高新技術,植入傳統的产品中,使其發生質的變化,達到既保留傳統結構特點,又具有現代产品功能的目的;引入型設計,將國外先進的設計技術和制造技術,引入國內产品及其制造工藝過程中,使國內产品具有國外产品的技術和工藝水平,提高競爭能力。
目前,我國稱重傳感器市場是魚龍混雜,缺少名牌。叫得響、用得好、站得住的产品不多。不少企業對品牌是經營之本,生存之源,是产品增值的根本保證認識不足,不重視創造和培育自己的品牌。某一個产品一旦形成市場,就開始進行惡性的價格競爭,棄質量拼成本的惡果就是自砸牌子。因此,必須用設計創新和工藝創新來提高稱重傳感器产品的總體水平和信誉度,才能克服魚龍混雜的雜牌紛爭。
總之,先進的制造技術、制造工藝是影響稱重傳感器發展的戰略性技術,是改造傳統稱重傳感器企業的技術基礎,是納入高新技術實現產業化的橋梁和通道,是實現新型科技體制的重要保障。國內具有一定生產規模的稱重傳感器企業,可以選擇重點技術、重點产品或出口产品,實施跨越式發展示範,相信一定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文章來源于網絡轉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